72件展品90余年来首度亮相

国博新展追溯岐阳世家600载

2024-01-26 11:59:13    来源:北京日报    

岐阳世家收藏的犀甲经过修复后亮相展览。记者 邓伟摄

明代冕服画像、写于韩宋龙凤九年的吴国公墨敕、明太祖御帕等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文物,辅以手工精巧的明代复原服饰……72件岐阳世家文物时隔90余年再度亮相,讲述了一个家族绵延600余年的历史记忆。

“岐阳世泽——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”的展厅里,成年人等高的肖像画成排展示,颇为壮观。作为明代开国功臣,李文忠少时便随父李贞投靠舅父朱元璋,逝后被追封为岐阳王。李氏后人袭爵封侯,家族延绵600余年。如今,这场家族文物展,便以李贞夫妇打头,家族人物纷纷“出镜”。

策展人胡妍仔细介绍了李文忠和李贞的肖像画:“这是存世可见的两幅明代冕服画像。细看李文忠像,上衣为青色,可清晰辨别出蟒、山、火等图案。下摆露出部分可以看出黻(fú)纹及两侧玉佩,是典型明代初期亲王衮冕形制。其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”

厚重的家国记忆里,不乏趣闻。展柜里有一方手帕,这背后有一段有趣的历史。一次,朱元璋高兴地用手里的御帕包裹馒头赏赐李文忠之子李芳英。全家老小拜尝馒头后,将御帕珍藏在家庙。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特意撰纪恩册记录此事。如今,观众可同时看到明太祖御帕和纪恩册。

还有一批文物因展览重焕光彩。一件岐阳世家收藏的犀甲一度被卷成筒状,陈列在库房里。“从上世纪入藏国博以来,它一直维持原状,不会轻易碰触以免误伤。”胡妍说,此次专门修复了皮甲,并将它完全展开。“上一次完整展开,还是在民国时期。”

“清朝晚期,即便家道中落,李氏后裔仍不遗余力,守护家族遗物。这批文物的传承,源自他们的家族意识,是一个家族的自我记忆。又因其完整性、有序性,以及与时代的密切性,为后人提供了从社会史、制度史、文化史、服饰史等主题切入的可能。”胡妍说。

展览以家族历史为主线,分为“苍梧发轫”“簪缨世族”“厚德流光”“余荫蓊蔚”四部分,强调李氏族人对家族根脉的自觉守护与传承。同时,展览还专门根据这批文物复原了4套明代官定服饰,方便观众直观感受传统服饰文化。

[编辑:徐敬楠]

相关新闻

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启宏网・学习强企”,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,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。

2、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电话:010-60200664

联系方式

电话:010-60200664

传真:010-60231910

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邮编:102600
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三号楼205/206

公众号

公众号

视频号

视频号

抖音号

抖音号

法律顾问: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B1-20232917

Copyright © xuexiqiangqi.com.cn.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-1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6491号